中国医药产业正步入“黄金十年”
 

    未来将会怎样?这个没有准确答案的问题是个人、企业、社会乃至整个人类都会不停思考的问题,也会影响到我们的每一个决定。站在21世纪第二个10年的起点,SFDA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所长、本报社长林建宁对中国医药产业的未来发展作了分析和预测
 
   “虽然目前全球依然未完全走出金融海啸的阴影,但在2010~2019年这今后十年,中国医药经济发展的辉煌未来是可以预见的。未来十年,将是医药产业的`黄金十年`。”3月29日,SFDA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下称“南方所”)所长林建宁向《医药经济报》记者如是表示。
 
   “这不仅仅是由于中国宏观经济企稳向好这一大环境,更是由于未来十年是中国医药需求快速增长的十年。”林建宁说。
 
  林建宁认为,相对于其他行业,医药其实更有“资本”在未来十年中实现“黄金”收益,但这并不意味着医药企业存在均等的机会,真正的“黄金”只会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企业。
 
  需求决定思路
 
  来自南方所统计数据显示,过去十年,医药工业复合增长率达20.8%,这一数字远远高于GDP和其他行业的增速。作为朝阳产业,在2009年全球金融海啸的背景下,医药产业仍然充满活力,医药工业总产值增长率达19.9%。医药工业和商业盈利水平也持续增长。此外,包括社区医疗农村医疗在内的第三终端的基层医疗用药量也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可以说,过去十年为中国医药经济的未来奠定了较为雄厚的物质基础。
 
  林建宁表示,支撑“黄金十年”或者说中国未来十年医药需求快速增长的根基,将主要建立在未来十年宏观经济面保持稳定增长这一坚实的基础之上,而人口老龄化加速疾病谱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医疗支付能力提高国民自我药疗的意识增强等几个方面的因素则将直接刺激需求的扩容。
 
  据悉,目前中国65岁以上老年人的比例在8%,预计到2020年这一比例会达到17.17%。从全球范围看,老年人的医疗费用的支出比例将占到整个医疗支出一半以上。随着中国老年人口比例的快速增长,对老年用药的市场需求也会快速增长。
 
  其次,医疗支付能力提升的数据也同样令人振奋。来自官方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医保覆盖面超过了12亿人,为2020年实现全民医保打下坚实的基础。
 
  另外,从每年筹措的医保资金的结余率来看,2009年的结余率达到31%,远远高于国外的10%,且历年累计的结余率达到26%。这就表明每年筹措的资金不是不够用,而是用不完。加之政府还提出加大“新农合”的“二次补偿”,城镇居民大病医疗的报销上限将提高到10万元,这些都说明医疗消费的能力在增强。随着国民收入的提高,医疗方面的保障也会加强。政府承诺医改3年投入8500亿元,在目前我国医疗卫生领域投入尚未达到WHO的“GDP的5%”这一基本要求下,政府继续加大投入还有很大的空间。
 
  除此以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国民自我药疗的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公民素质普遍提升健康意识普遍加强的直接结果是,百姓个人在医疗保健方面的消费比例也会增加,这无疑将会带来药品消费的增长。
 
  两大节点待突破
 
  超越需要智慧。中国医药产业将在未来十年面临很难得的发展契机,但林建宁同时认为,在目前的产业背景和大环境下,预测医药产业未来十年发展,不仅要看量的增长,还要看到产业发展需要突破的点。如果能突破以下这些制约,“黄金十年”才会真正到来。
 
  首先,中国仍是制药大国而非制药强国。民族工业大多数是低端产品,自主创新能力很弱。中国出口药品的90%以上是原料药。而原料药是以消耗大量资源和环境污染为代价的低端产品。目前我国医药行业的竞争力不仅与西方发达国家无法相比,就连与同为发展中国家的近邻印度相比也存在差距。在国内高端市场,特别是大城市大医院专科用药市场,外资、合资企业产品占有很大的优势地位。2009年医院用药前十名供应商中有七位是外资公司外资企业的产品在抽样样本所占比例超过50%。这一轮经济萧条国内各个行业吸引的外资投入纷纷缩水只有医药行业的外资流入大幅增加且资金注入主要在新药研发和高端药品领域。
 
  其次目前国内医药行业的产业结构还不尽合理,“多小散”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产能过剩,低端产品供大于求,市场化竞争不充分等问题都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医药产业今后发展的极大瓶颈。
 
  企业需应声而动
 
  机会总是格外垂青有准备的人。“黄金十年并非是所有企业的`黄金十年`,如果企业不及时调整经营战略、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很难在这次市场扩容中分得一杯羹。因为这次的扩容是在医药消费需求更加理性、药品市场竞争更加充分、用药水平和用药结构更趋高端的基础之上的扩容,将会带来整个产业结构的优化。”采访中,林建宁还就企业如何备战“黄金十年”谈了他的看法。
 
  林建宁认为,“黄金十年”期间,国内药企之间的竞争将呈现出高端化态势。所谓高端化,一是指中国的本土药企需要加大对自主创新的重视和投入,用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或技术去与全球药企竞争,如果国内企业不提高研发创新的能力,外资和合资企业将会进一步主导这块市场。未来十年企业的分化会加剧,很多小企业会逐步被淘汰,拥有研发和创新能力的企业将成为主流;二是指国内医药市场竞争的层次和方式会更加高端,随着公立医院改革的推进,国内原本低层次的营销与竞争模式将会发生变化,未来本土药企必须学会在产品质量层面与跨国制药公司展开竞争。
 
  其次,未来十年是国际化竞争程度很高的十年。北美药品市场的增长率在下降,美国新的医改是在控制成本,因为他们在医疗卫生领域的投入已经高达GDP的16%以上,美国政府财政不堪重负。近几年世界药品市场的增长已经跌回个位数,下跌的主要原因是北美市场的下降。而我国医疗卫生需求在不断增长,中国是跨国企业新的市场增长点,跨国公司把目光投向中国,纷纷在中国建立研发基地,开展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
 
  第三,多极化将伴随着医药工业和商业的业态大裂变而出现。未来十年国内医药市场的竞争可能会更加充分,有些小企业可能会发展成为特色企业,商业、零售终端会出现多元化,第一、第二终端会减速。第三终端的份额会快速增长。随着医疗体制改革,医药分开、政事分开、营利和非营利分开,未来政策的变化可能会使竞争更加市场化。在未来十年的后半段,由大型普药企业、具有高度创新的企业、具备较强国际市场开拓能力的企业、能为跨国公司提供委托加工定制业务的企业,以及以资本优势为核心、具备较强兼并能力的工业和商业共同构成的多极化的业态会逐步地趋于稳定。
 
  林建宁认为,由于疾病谱的变化造成用药结构的变化,未来十年,用药将由原来的抗生素主导转变为慢性病、提高生活质量用药为主。但总的来讲,用药水平将不断提升,用药结构将会不断改善,高端化、国际化和多级化的业态将为实现生产的高度集中而积蓄力量。
 
   “对于未来十年,我们还是看到的多,看透的少。我们认为,在经济社会保持稳定、医改政策不出现大的变动的情况下,医药行业有可能出现`黄金十年`,企业作为此次变革的主体,能做的就是`应声而动`,及时调整公司发展战略。”林建宁最后说。记者 刘正午 马建忠 实习生 颜媛媛)